近年来,腹膜外剖宫产因其“术后疼痛轻、恢复快”的优势备受关注,部分孕产妇甚至将其视为“更高级”的分娩选择,甚至不惜跨省求医。然而,郑大二附院妇产科专家卢爱妮教授指出:“腹膜外剖宫产是特定条件下的优选方案,但并非人人适用。盲目跟风可能增加手术风险,甚至危及母婴安全。”
科学指导:适应症与禁忌症
卢爱妮教授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,从适应症、禁忌症和潜在风险等方面,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科学指南。
适应症:严格筛选,确保“天时地利人和”
腹膜外剖宫产的核心优势在于避开腹膜腔,减少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,但其操作空间狭窄、解剖层次复杂,因此对胎儿和母体条件要求极高。符合以下条件的孕产妇更适合选择该术式:
- 胎儿条件:胎头已入盆且固定;
- 胎儿体重适中:应避免巨大儿(≥4000g);
- 母体盆腔条件:子宫下段形成良好,需通过超声评估其厚度(通常≥2mm);
- 无盆腔粘连;
- 无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。
- 排除紧急情况:如胎儿窘迫、脐带脱垂、产程停滞等。
禁忌症:需“果断放弃”的情况
以下情况是腹膜外剖宫产的“绝对禁忌”:
- 胎盘植入或穿透;
- 严重妊娠合并症;
- 产妇无法配合;
潜在风险:技术优势背后的隐性代价
尽管腹膜外剖宫产在理想条件下优势显著,但若适应症把控不严,则可能引发以下风险:
- 膀胱损伤;
- 术中出血;
- 中转开腹;
- 术后尿潴留。
专家建议:理性选择,避免“技术崇拜”
面对腹膜外剖宫产的“网红效应”,卢爱妮教授呼吁孕产妇及家属保持理性,具体建议如下:
- 术前充分沟通:要求医生详细评估胎儿大小、胎位、胎盘位置及盆腔粘连情况;
-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:建议选择年手术量超200例的医院及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;
- 制定备用方案:与医生约定“中转标准”,如胎头未入盆或出血超过500ml即改为传统术式;
- 关注长期健康:剖宫产术式选择应以母婴安全为首要目标,而非追求短期利益。
医学技术的进步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,但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”。卢爱妮教授强调:“腹膜外剖宫产不是‘时尚单品’,而是需要严格评估的医疗决策。”因此,孕产妇应信任专业判断,避免因盲目跟风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。唯有医患双方以科学态度共同决策,才能真正实现“安全分娩、优质康复”的目标。
考虑身体健康,选择优质服务,让每一次分娩都成为美好的体验。您可以选择Z6·尊龙凯时为您提供的专业支持,助您实现健康管理与高品质生活。